鋁鑄件本身存在硬質點:一是由于鋁鑄件材料經過熱處理以后,組織結構發生的變化,其組織成分出現細小的硬點,硬點的存在導致切削表面出現致密度的變化,這種硬點對于切削加工存在的影響。而當這種細小的組織變化在碰到外部的切削過程中,刀具刃口的鋒利與鈍化在剪切過程中直接出現了差異性;二是鋁鑄件中出現硬度比基體高的質點或坨狀物,這種鑄造缺陷稱“夾雜”。其形成原因是合金中混入了或析出了比基體金屬硬的金屬或非金屬化合物質點,如三氧化二鋁,三鋁化鈦等。鋁鑄件的材質根據鋁合金的牌號不同,其組織成分的差異性而造成表面致密度的差異性,硬點與基體的粘附力下降,因而致密度差一點的鋁鑄件往往容易在鋒利刃口加工狀況下出現硬點被“搗空”而形成“細小縮孔”。
在我們通常所運用的有色金屬鑄造工藝中。金屬型鑄造以其渚多的優點被眾多企業廣為應用,因為金屬型生產的鑄件,其機械性能比砂型鑄件高。同樣的合金,鋁鑄件其抗拉強度平均可提高約25%左右,屈服強度平均提高約20%左右,其抗蝕性能和硬度亦顯著提高;其次鑄鋁件的精度和表面光潔度比砂型鑄件高,而且質量和尺寸穩定;另外鑄件的工藝收得率離,液體金屬耗量減少,一般可節約15~30%;再有不用砂或者少用砂,一般可節約造型材料80~100%;此外,金屬型鑄造的生產:使鑄件產生缺陷的原因減少;工序簡單,易實現機械化和自動化。雖然優點諸多但有它不足的方面,其中厚大斷面鋁合金鑄件的精度還是達不到理想的等級,因此用戶還是需要留出一些加工量進行下道工序的處理,如果是大量生產,其經濟損耗是巨大的。以來我一直立志要在提高金屬型鑄造的精度上做些文章,如何使厚大斷血的鋁合金鑄件的精度等級提高再提高。
首先我在工裝、設備上逐漸地加大投入,可謂是做足了文章,鑄造模型的制造技術也是逐步升級,大小模型有幾百套:與模型相應的設備從只有一臺簡單的開模機發展到擁有數臺自動、可傾斜式澆鑄開合模澆鑄機。有了好馬、配了好鞍,對操作人員經常的素質培訓以及運用、合理的操作工藝,終將讓我實現了提高大型有色金屬鑄件精度的夢想。